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21 点击次数:145
岁月长河里,无数身影为生计辗转天涯,似无根的浮萍,在喧嚣尘世中随波逐流。
白日里,他们将自己投身于无尽的忙碌,像陀螺般不停旋转,用疲惫和喧闹麻痹灵魂。
可当夜幕笼罩,万籁俱寂,心底的孤独便如潮水般漫涌,对故乡、对亲人的思念也破土而出,肆意生长。
城市的霓虹再璀璨,也暖不透游子心中那片因漂泊而生的苍凉之地,那里荒草丛生,满是未愈的思念伤痕。
这份漂泊的孤寂,从来都不是独属于某个时代。
元代诗人黄庚,也曾在异乡的夜里,将相似的心境化作诗行。
那年,他客居他乡,船儿静静停泊在临平,夜色如墨,四周寂静无声,满心的羁旅之愁无处诉说,
便写下了《临平泊舟》,让千百年后的我们,仍能触摸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漂泊心绪。
图片
《临平泊舟》
黄庚〔元代〕
客舟系缆柳阴旁,湖影侵篷夜气凉。
万顷波光摇月碎,一天风露藕花香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夜晚将客舟的缆绳系在柳阴旁边,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,带给人丝丝的凉意。
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,摇碎了月影,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;感到的是微风拂面,夜露湿润。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,境界阔大,意境深远。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, 相当敏感,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图片
首句即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情境。客舟,即诗人所乘之船,系缆于柳阴之旁,既说明了泊舟的地点,又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。
柳阴为泊舟之处增添了几分阴凉与幽静,同时也暗示了时令为夏夜。此句简洁明了,却已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泊舟图景。
次句进一步描绘了泊舟的夜景。湖影,即湖水的倒影,侵入了船篷,说明湖水清澈,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景物。
“夜气凉”点出了夏夜的凉爽,与首句中的柳阴相呼应,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宜人的氛围。此句通过“侵”字和“凉”字的运用,使得画面更加生动,情感也更加鲜明。
三句是全诗的高潮,描绘了湖面上波光粼粼、月光摇曳的壮丽景象。万顷波光,形容湖面广阔无垠,波光粼粼,如同万顷琉璃。
“摇月碎”三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摇曳生姿,仿佛被摇碎了一般。
末句以嗅觉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。夜风中带着露水的清新和藕花的香气,使得整个夏夜景色更加生动传神。
“一天风露”强调了夜晚的清新与湿润,而“藕花香”则增添了画面的芳香与诗意,使得整个夜晚更加迷人。
此诗以寥寥数笔,便勾勒出一幅幽远静美的湖上夜景。月光碎在水波间,藕花的香气随风弥漫开来,一切都是那么安静,那么辽远,令人心醉。
愿这个蝉鸣聒噪的夏天,你也能寻得这般清凉的一夜。静坐湖畔,看波光揉碎月色,任藕花香气拂去心头燥热,于喧嚣尘世中觅得片刻诗意与安宁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